Far Eastern Memorial Hospital Live Swine Hands-On Neck Surgery Workshop
<2022 跨院際頭頸部腫瘤照護會議活動紀錄>

亞東醫院 第二屆 頭頸部腫瘤照護創新論壇

主辦單位: 亞東紀念醫院 頭頸癌照顧多專科團隊
時間: 2022年8月27日,星期六 PM 12:30~5:30
地點: 亞東醫院 十四樓國際會議廳


一、活動目的:
  1. 舉辦頭頸癌創新論壇,分享學術新知
  2. 藉由跨院際研討會,提升頭頸癌照護品質
  3. 建全頭頸癌照顧多專科團隊合作精神
  4. 提升頭頸癌照護多專科團隊能見度

二、籌備人員
  1. 會長: 亞東醫院 彭渝森 副院長
  2. 副會長: 耳鼻喉暨頭頸外科 鄭博文 主任
  3. 召集人: 醫療儀器室 廖立人 主任
  4. 大會執行秘書: 耳鼻喉暨頭頸外科 羅武嘉 主治醫師
  5. 顧問: 放射腫瘤部 謝忱希 醫師
  6. 顧問: 口腔外科 林秉毅 主任
  7. 顧問: 學術研發室 邱彥霖部長
  8. 顧問: 血液腫瘤科 林世強 主任
  9. 聯絡: 頭頸癌照護多專科團隊 劉佳欣個管師
  10. 助理:歐欽濱/鄭玉屏/林祐萱


三、學術研討會預定流程
時間 流程/演講者 Modulator
12:30~12:50 報到
12:50~13:00 Opening 彭瑜森副院長
13:00~13:30 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for Pharyngeal and Laryngeal Cancers
台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王仲祺主任
鄭博文主任
13:30~14:00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鼻科藍敏瑛主任
鄭博文主任
14:00~14:30 Early experience of Stereotactic MR guided Adapted Radiation Therapy (SMART)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in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Chung-Ho Memorial Hospital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黃志仁主任
熊佩韋部長
14:30~15:00 Friendly Teaching Material Interventions Effect of Cancer Health Literacy in Oral Cancer Patients
亞東科技大學 護理學院周繡玲院長
林秉毅主任
15:00~15:30 Coffee break
15:30~16:00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謝佳訓主任
吳嘉芸醫師
16:00~16:30 Molecular immunology The variety of immune cell cultivation The experience of immune cell therapy
富禾生醫李建謀總經理
邱彥霖部長
16:30~17:00 AI of head and neck cancer:亞東經驗
亞東紀念醫院影像醫學科郭冠宏主治醫師
熊佩韋部長
17:00 Closing and Q&A 廖立人主任


四、預計申請學會積分
  1. 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繼續教育積分 (醫學教育學分3分)
  2. 台灣放射腫瘤學會繼續教育課程 (放射線(腫瘤)科專科醫師教育積分2分)
  3. 護理學會繼續教育積分 (專業課程4.2 積分)
  4. 台灣臨床腫瘤學會繼續教育積分 (繼續教育學分2分)
  5. 耳鼻喉科學會繼續教育積分 (醫學教育學分2分)
  6. 影像醫學會繼續教育積分 (放射線專科醫師教育積分 2 分)
  7. 亞東醫院(已申請B類積點)


彭渝森 副院頒獎給2022頭頸癌團隊有功人員


參加心得
題目1: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for Pharyngeal and Laryngeal Cancers
講師:台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王仲祺部長(視訊)
心得整理:張証揚
以往在心臟外科、胸腔外科與泌尿科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來完成手術可說是相當常見,但近年來也時常由耳鼻喉與頭頸外科的醫師來操作,處理頭頸部的疾病。達文西機械手臂的特色除了有3D與高倍率的內視鏡,以及有透過手部運動來縮放及減少震顫的儀器,這些技巧能夠讓施術者可以利用內視鏡來精確、靈巧的執行手術。時至今日,在耳鼻喉科領域中,迅速興起的機器人手術之一是經口手術(transoral),用於上呼吸道的疾病包含早期T classification的pharyngeal與laryngeal cancers,常見的indication包含侵犯到palatine tonsil,tongue base與supraglottis的oropharyngeal tumors,但是台中榮總已經擴展到hypopharyngeal cancer, glottis ca with anterior commissure involvement 甚至是total laryngectomy等等,達到有效、低侵襲性、與器官保留(organ-preserving)等目標。此外,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在使用TORS切除hypopharyngeal cancer前,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另外,TORS對於在irradiation failure後的primary ant. glottic cancer or recurrent ant. glottic cancer也是可行的。最後,TORS應用在salvage total laryngectomy上,可以達到較好的外觀與吞嚥功能。



題目2: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講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鼻科藍敏瑛主任
心得整理:張亦愷
身為一位新進住院醫師,很高興能參與第二屆頭頸部腫瘤照護創新論壇。 藍敏瑛教授在台灣為非常知名的研究學者,其演講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剛踏入耳鼻喉科領域不久的我,也能順利快速從中抓取重點學習。藍教授除了介紹鼻咽癌常見的成因、致病機轉,還向我們分享了很多她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治療的案例。藍教授也向我們講授了台北榮總目前治療的方針,供與會的各個醫師參考、學習。 整個演講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藍教授向我們分享一些罕見病理型態的個案。有些個案在纖維內視鏡下鼻咽相當平整,實際上卻隱藏著鼻咽惡性腫瘤。目前最好的追蹤指標是EBV DNA,未來也希望有更多方式可以早期發現鼻咽癌,達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理想目標。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藍教授對於質子治療及傳統放射線治療的看法。當今有許多人倡導質子治療的準確度及對於正常組織造成相對較少的危害,然而癌症是否因此復發的機率還沒有很明確的共識。藍教授認為針對鼻咽癌,較大範圍的放射線治療可以避免一些微小的轉移造成的復發。當然,這部分還需要在癌症治療及病患生活品質之間去做權衡,是很值得大家討論的問題。感謝頭頸部腫瘤照護創新論壇邀請許多頭頸癌的專家,大家透過討論學習,讓未來頭頸癌病人的照護能更加全面、完善。


題目3:Early experience of Stereotactic MR guided Adapted Radiation Therapy (SMART)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in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Chung-Ho Memorial Hospital
講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黃志仁主任
心得整理:洪爾謙
SMART為stereotactic MR guided adapted radiation therapy,針對頭頸部癌症的另外一種選擇治療方式,與以往使用CT guided的方式不同,大致上的好處主要是可以讓軟組織的顯影更好,放射治療最希望的就是可以更精準的針對腫瘤癌症本身,盡可能的降低周圍正常組織的毒性與傷害,這堂課程由高雄醫學大學的黃志仁醫師指導演講,聽完覺得受益良多! 在開始做頭頸部癌症的放射治療前,要先知道的重點包含頭頸部的解剖構造、腫瘤的本質、分期,包含腫瘤本身侵犯程度、PNI、LVI,頸部淋巴轉移程度包含ENE、遠端器官轉移,以及我們可以使用的各種放射治療的手段:IMRT、VMAT、IGRT,要知道放療的副作用包含acute、chronic,治療之後的預後與追蹤。 在現今講求personalized precision medicine的精神下,使用SMART治療,增加軟組織顯影,更好的針對腫瘤,減少正常組織毒性,更好的達成margin free、減少dose可能,且有real-time的影像幫忙,不過後續定期回診追蹤還是非常重要的!


題目4:Friendly Teaching Material Interventions Effect of Cancer Health Literacy in Oral Cancer Patients
講師:亞東科技大學護理學院周繡玲院長
心得整理:吳俊逸
今天很榮幸可以聽到周繡玲教授的演講,就誠如座長林秉毅醫師所說,病人在住院期間接觸時間最多,照顧最多的莫過於是護理師了,也因此如何建構頭頸部癌症衛教之健康識能,從護理端進而導向病人端就顯得相當重要。根據國家癌症防治推動歷程來看,從第一期的整合、蒐集癌症防治相關資料、癌症防治宣導及癌症篩檢服務、以及提升癌症診療品質到建立安寧緩和醫療與癌症病友服務;第二期的聚焦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直腸癌篩檢的防治計畫;第三期的防治新興治病因子、持續推廣具預防效果之癌症篩檢、癌友導航計畫等到我們國家第四期計畫的推廣民眾及專業人員癌症防治健康識能、發展個人化癌症精準預防醫學到應用數據與新科技提升癌症防治成效,每個階段都有必須推動的歷程,而目前來說計畫又以聚焦在推廣民眾衛教知是相對重要,包含預防菸、酒、檳榔、肥胖、環境汙染最為重要。而其中的發展個人化癌症精準預防醫學則是想要依據民眾為危險因子暴露,提供不同個人化篩檢(口腔癌及菸酒檳相關,高危險群預警管理),另外也應用數據與新科技提升癌症防治成效,內容包括乳癌及大腸癌診斷與治療等大數據與AI連結,提升癌症防制品質與成效。我們國家的政策也從原本的大數據分析,進化到針對個人癌症防治的醫療計畫,凸顯以人為本的醫療方針。演講裡面也提到健康識能的核心為健康資訊,包含獲得、瞭解、判斷、閱讀四大面向,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看到講者給我們看的衛教影片,藉由大量的圖示取代冰冷的文字,配上優柔的音樂,讓我們在獲取衛教知識的同時,能夠同時得到心靈上的平靜,體現以人為本的醫療導向。最後一段文字也讓我印象深刻:「當我們愛護培育我們的病人,我們也在培育自己,使我們成為更好的醫護人員。」這就是所謂教學相長,與病人共同成長最好的例子了!


題目5: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講師: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謝佳訓主任(視訊)
心得整理:劉家韋
從這場演講上,學習到頭頸癌腫瘤治療的演變,以及最新的療法。在2016年,研究顯示出免疫治療於頭頸癌病患效果優良,但當時免疫療法屬於二線治療。隨著時間演變,開始有人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一線就使用免疫療法,後面的治療會更有效嗎? 因此帶出了往後更多研究。在2021年,日本一篇回顧性研究提到第一線使用免疫治療後在接著Target therapy,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因此更多研究投入在第一線使用免疫療法的使用上,而目前得到了一個結論。在CPS>1 的頭頸癌病患上,免疫治療於一線使用是目前的共識,且先免疫治療在化療的治療成效很好。若CPS>20,澤免疫治療單用的效果大於化療。但若病患的CPS<20,那治療必須是免疫治療加上化療。但目前僅有少數國家有在一線給付免疫療法,像是美國及日本,而台灣目前還沒有納入健保給付。 未來的挑戰還有很多,包含了是否有更好更新的藥物組合、是否有其他療法可以代替化療搭配免疫治療、新的治療模式/順序/策略、以及新的生物標記(Precision Medicine)。


題目6:Molecular immunology The variety of immune cell cultivation The experience of immune cell therapy
講師:富禾生醫李建謀總經理
心得整理:張証揚
鼻咽癌(NPC)具有顯著的流行病學特徵, 包括中國南方人口中的區域、種族和家庭聚集。目前臨床新的治療策略為精準診斷,利用周邊血液單核球細胞,透過偵測抗體組合設計以及FDA認可的體外診斷儀器,進行全面細胞族群分析,再利用富禾細胞分析系統的資料庫進行比對,了解細胞分佈並分析比較。利用免疫部隊校閱(immunoprofiling),辨識immune competent status, disease diagnosis/surveillance, circulating tumor cell detection, target medicine screening。透過液態切片技術,成功在鼻咽癌病人周邊血中,檢測到循環腫瘤細胞,並篩選到敏感性標靶藥物,在超過500個免疫細胞族群中,其中有27個有明顯異常,鼻咽癌病人八大免疫力面向皆有下降,利用免疫力綜效指標,將有助於未來鼻咽癌病人的臨床診斷,未來將會使用液態切片技術和免疫功能分析平台與醫院合作,執行laboratory derived tests,協助確診鼻咽癌病人並找尋敏感性標靶藥物。


題目7:AI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FEMH Experience
講師:亞東醫院影像醫學科郭冠宏醫師
心得整理:余柏潤
在這個大數據當道的世代,我們可以透過電腦的輔助,幫助我們在臨床上的診斷與治療決策。但目前人工智慧的系統還在發展階段,還無法像科幻電影,在影像醫學檢查完成後,電腦自動判讀出病人的分期。以耳鼻喉科常見的癌症──鼻咽癌為例,核磁共振檢查是癌症分期的重要依據,但目前在臨床上,癌症病人在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後,還需要等待影像醫學科醫師的影像判讀,才能有確切的癌症分期診斷。 郭醫師在這次的演講中,分享了人工智慧系統的輔助,幫助影像醫學科醫師在鼻咽癌的判讀。如同阿姆斯壯的名言:「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領域,成功不是一蹴可幾,而是各種一小步一小步的進步,最後達成最終目的。同理,鼻咽癌腫瘤分期系統,郭醫師先從框出鼻咽癌的範圍做為第一個目標,投與亞東醫院與健保資料庫的資料,透過機器深度學習,讓人工智慧系統能夠自動匡列出可疑的鼻咽癌範圍。 最後人工系統的學習,在準確性上,受到被餵與的資料影響甚巨。若系統只有被餵與亞東醫院的資料,那最終系統在亞東醫院的判斷準確性會較高,但用於健保資料庫的判斷準確性則會降低。相反的,如果餵與的資料是包含健保資料庫與亞東醫院資料庫的資料,那最後訓練完的系統,將能夠兩者都有一定的準確性,雖然沒有到單一資料庫的準確性那麼高,但是共通性卻會大幅提高。 人工智慧輔助系統將會是未來大數據的世代裡一個重要的系統,我們要能夠發展出幫助醫師在臨床上診斷與治療決策的系統,讓病人與醫師都能夠得力於科技的方便。


頭頸癌照顧多專科團隊誠摯感謝參加


衛教文章連結:

1.頸部超音波檢查說明 2.甲狀腺手術 3.耳下腺手術 4.耳部構造 5.腺樣體
6. 鼻中膈鼻道成形術說明 7.鼻咽癌 8.鼻竇 9.中耳炎手術 10.3D手術 11.超音波導引酒精注射說明
回主頁 Dr. Liao's Home Page